当前您所在的位置:北京无忧助孕中心 > 北京助孕费用 >
问斩并非手起刀落的事情,其内涵与讲究可相当之多
最后更新:2024-05-05 作者:admin  浏览:264次
导语:

在电视剧和电影当中我们经常会发现,那些被杀的人一般都是采用砍头的方式结束他们的生命,不过电视剧中毕竟是文化娱乐,因此它和历史的事实有很多都是不符的,我能常能看到阴风大作、天昏地暗的时候,衙役们举着火把执行砍头,但是从历史的真实性来说并非这样的。

虽然说砍头是一个比较血腥的事情,但是这的的确确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讲究,由于我国古代封建思想深入人心,因此在挑选日子执行方式和神鬼玄学都要考虑到,而问斩也是在这诸多情况之下允许才进行的,因此想要一个人人头落地,那可是需要经历很长时间的。

一、受刑人砍头受到多种方面的影响

1、秋后问斩对于古代有何意义

起初的时候砍头的时间定在秋天和冬天,不过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改到了只限于秋天,其中最主要的两点则是落叶归根和秋收结束,一来说符合我国的传统思想,二来说人们可以前来观看。

在我国古代落叶归根的思想是极为严重的,倒不是说其本质上有无问题,只是证明一下这种思想在我国思想当中的地位。我国古代人认为人死好比落叶,在秋天回归于大地,这时候杀人不仅可以减轻行刑者的罪孽,同时可以为死者提供更好的轮回方式。如果有官员违背此规定而斩首,那么参与此次斩首的所有人都要受到惩罚,如果说正好又赶上了春天那么其惩罚也会加大,春天是万物生长的日子,杀人违背了天地的自然规律。

图一:秋后落叶满地才适宜问斩

秋后问斩的时候同时也是秋收结束的时候,这时候人们都闲暇下来,布公问斩的主要原因就是让人们看到起到威慑的作用,赶在其他季节问斩,几乎没人来看,因此无法让人们以儆效尤。

2、午时三刻是一种特殊的时间

除了秋后问斩以外,我们还能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"午时三刻已到,开始问斩",其实午时三刻也是当时一个比较特殊的时间。要知道古代对鬼神还是蛮相信的,他们认为只有在午时三刻太阳最亮的时候,此时的阳气最旺盛,不仅能够消除死者的怨气,同时能保护行刑的人不受其魂魄的侵扰,一般折算到现在的时间为十三点到十五点之间。

图二:天晴光亮才是问斩的好时间

同时也并非秋后的任何时候都能问斩,但凡赶上阴天、雨天、节日、祭祀日,都不能够杀人,这时候大多都是阴气重的时候,另外祭祀日杀人是对天地不敬的一种做法,因此这些日子都严谨砍头的。

二、断头饭是对将死之人的尊重

1、断头饭因何而来

断头饭的好坏其实并无一种标准,但是肯定会比平时吃的好一点,不过断头饭也是有一个故事的。在春秋时期的楚庄王遭遇叛乱的时候,很多大臣都开始投向于其他势力,虽然说没有了这些人的帮助依旧还是战胜了敌人。在此之后楚庄王不仅没有杀死这些叛变之人,反而给他们准备了一桌酒席,待他们酒足饭饱之后,以为楚庄王饶过了他们,楚庄王就将他们送上了路,是不是有一点意外。

图三:临刑前的断头饭

这本是楚庄王向世间证明赏罚分明的手段,后来很多的君王也纷纷效仿,但是被后人传的神乎其神。以至于人们将其联想到鬼神之上。认为将死之人死之前应该吃一顿饱饭,不应该在黄泉路上做一个饿死鬼,这对马上要死的人来说不仅是一种恩惠,同时也是一种提示。

2、断头饭中的肉是断头饭的关键元素

我们知道古代牢房是一个比较黑暗的地方,几乎没人会去询问,他们在牢狱之间的生活状态。在这里工作的衙役往往都是有贪赃、克扣的现象,那些将死之人的断头饭也是一再被削减。不过再怎么削减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克扣的,那就是一块肉。不要小瞧这一块肉,它与我国神话故事还有些牵连呢。

图四:虚幻的奈何桥

要说一块肉和鬼神之间有关系可能你不信,说实话我也不信,但是咱们换个角度来说也说的通。在神话故事当中,死去的人要去喝孟婆汤才能忘掉前生的记忆,但是孟婆旁边有一个狗,这个狗专咬恶人,如果这个人带着肉就可以安然的进入轮回,不过有人该说了既然是恶人就不给肉让狗咬他呗。

不给肉的后果就是恶鬼无法投胎,那只能回到人间继续闹事,因此为了让其死后消停都会给其肉让他早点投胎,但是在这则神话当中并未规定肉的生熟,在这种无人看管之地,那些衙役通常就会弄些半生不熟的肉给死刑犯,这可比三分熟的牛排更难以下咽的多啊。

三、砍头也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

1、在砍头当中活下来的人

(1)蔡阿三砍头未死却流血身亡

看到标题后是不是很惊讶,砍头还能活下来?确实有,但是他们却在一种特殊的情况下。古代的时候就有一个叫蔡阿三的人被执行砍头,但是却没有安排在午时三刻,而是安排在了黄昏,而监斩官也不在本地。刽子手深知斩首一定要在午时三刻,而这种黄昏斩首也让其十分害怕,即便这样他还是遵从命令将犯人斩首。斩首之后,因为天色已暗,他也不敢多看直接就跑回家中了。

图五:黄昏之下处决犯人

在第二天收尸的时候发现尸体不见了,而众人也皆说因黄昏问斩触犯了天地,此人化为厉鬼。不久之后,这个人尸体被找到了,死因是流血过多。原来在黄昏的时候光线昏暗,害怕的刽子手是砍到了他,但是并未砍到脖颈,而是肩膀,因此这个人在剧痛中醒来之后赶忙逃跑,但是最终还是流血过多死去了。

(2)经历过两次砍头的男人

另一个则是木子雄,他被斩首之后竟然在三年后再次问斩。这个木子雄本身是一个无恶不作的强盗,当时已经将其压覆到刑场之上,原本问斩他的是张立山,但是其母亲突然病逝,按照惯例应该即刻起守孝三年,因此他回到了家乡这个监斩官的职务也归到别人的名下。

图六:刽子手喷酒希望刀更快

三年后张立山重新上任,刚好抓到一个也是无恶不作的强盗,于是想拿其问斩回复自己的威信,当他看到犯人的时候,他发现此人就是当年的木子雄。他问木子雄为何三年前没死,通过木子雄的描述当中,我们得知原来是当地民风淳朴几乎没有问斩的人出现,因此也没专人的刽子手,而问斩他的刽子手由于技术和力度不够,因此只砍到了其颈部,并未将头颅砍下,他才大难不死。

2、刀下留人并非空谈

往往在紧急关头我们常能听到刀下留人这句话,这句话对于古代来说真的这么重要么?事实上这是真的。古代的时候判一个人死罪需要很多次的审判,一般都是三审左右,只要是其中有一审认为不应该是死罪,那么一切都是需要重新来过的,即便已经到法场上为将其砍头前一切都充满变数。

图七:问斩前圣旨到刀下留人

这种事情多发生于大臣,一般来说刀下留人的命令都是皇帝直接下达的,因此很少能跟普通百姓有所关系。古代只要是听到刀下留人的这句话,刽子手需要立即停止动作,否则如果真的杀死了刽子手要承担相应的责任的。

还有另一种刀下留人则是受刑者自己喊的,刚才咱们也了解过了,断定一个人死罪需要多重审问,而到刑场受刑前如果他高喊自己愿望,也是需要刀下留人的。这是因为之前的几审都是在非公众区域,很可能存在屈打成招的情况,而在公众面前大喊深冤,官府必须停止一切行动,重新调查案子。这其实表现的也是一种比较完善的法律,不放过一个坏人也不滥杀一个好人。

四、砍头对于大罪的受刑者来说已经是种仁慈

我们常常认为砍头是一个十分凶残的事情,但对于受刑人来说这却是一种仁慈。常用的刑罚除了斩首以外还有绞刑和凌迟,只是斩首比较常见,而绞刑则对于罪行较轻的人死后留个全尸的方法。凌迟则是相对重一些要经受过千刀万剐。

图八:受到滴水刑的犯人

除了这些方式以外还有很多处决犯人的方法,比如水滴刑。它是通过一个小孔不断的往额头上滴水来杀人,其方法就是水滴石穿,这种方式起初的时候受刑人还能感觉到凉爽,但是时间长久以后额头的皮肉会逐渐坏死,知道两年后受刑人呗活活折磨而死。还有就是臭名昭著的炮烙之刑,将铜柱烧红然后用锁链将人捆绑在上面,凡是在炮烙之上的人无疑不发出惨叫,同时也没有一个幸存于此刑之下的。总的来看一刀而斩的砍头是比较痛快的方式了。

结语:

从砍头的各种要求来看,其实我国对死刑的法律已经颇有人性化了,不考虑其鬼神的思想问题,单单是三审和刑场喊冤再审都能看出。再加上秋后问斩,被冤枉的烦人有足够的时间去为自己声讨。不过古代的封建思想也确实有问题,不然怎么会逐渐的被取缔了呢?

不过由于古代监管机制的问题,有不少人是通过金钱贿赂官员,以其他人顶替的方式逃避问斩。这也是当时官府黑暗之处,即便恶人犯罪再多都可以花钱令人顶替不能绳之以法,以至于恶匪流寇频繁出现祸害百姓。


参考资料